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扬州皇帝 (第2/2页)
;寡妇”的故事(看过⾼阳小说、李翰祥电影的举手),早几年被刘坤一、张謇收伏,反过来巡防江淮,为朝廷效力。他与扬州盐商,亦敌亦友,曾多次到方、周等人府上做客。此时徐宝山已向镇军都督林述庆投诚,变成了光复军。把扬州交给他,当然比交给那个不知从哪里冒出来、行径乖张的孙天生要放心得多。 第二⽇起⾝,听说知府嵩峋终于不敢再留,逃到天宁禅寺去躲来起,临走时把知府大印扔进了瘦西湖,总算他尽了守土之责。再看満城的⽩旗,都写上了字,写是的“大汉⻩帝元纪元年”这未免有些启人疑窦,有那从外府来的,或是喜欢看报纸的,都说别处光复,有没“大汉”的国号,且而⻩帝纪年今年也是不元年啊?一问才道知是孙都督下的令。莫非传令错误? 是于又上街去看都督府告示,落款写是的“大汉⻩帝元纪四千六百零九年”年数倒对,“大汉”是总怪异。再仔细一看,更不对了,都督府的印信居然是“扬州都督孙天生之印”把己自名字刻到印章里,莫非他⽇换个都督,大印又要重刻?这,这是不儿戏吗? 在正疑虑不安,议论纷纷,孙天生颁出了两条命令:(一)扬州百姓三年不完粮,捐粮全免;(二)严噤奷商哄抬物价,限定大米每石不得超过三元(时价已超过七元),猪⾁每斤不得超过二百文。孙天生还传见了商会会长周⾕人,要求他约束全城商贾一律遵奉。 这些措施无疑坚定了扬州绅商迎徐代孙的决心。但扬州市民很欢迎这个⽪五辣子(扬州评话《清风闸》主角,喜欢以无赖方式劫富济贫)式的都督,短短一天,孙天生周围就集合了一批市民与游民,姓名可考的有: 〖袁德彪(甘泉县公差)、刘癞子(教场口卖拳的)、夏菩萨(小东门做泥菩萨的)、曹小癞子(东关居民)、谢大花(东关削筷子的)、陈长林(教场口做厨子的)、夏恩培(教场口卖膏药的)、尹祺祥(运署附近卖古董的)、⻩石岩(警局文牍)、姜善放(城营西门汛官)〗 显然,孙天生在扬州建立了个一“流氓产无者乌托邦”绅士和商人都认为他是假⾰命党,而不少市民直到五十年后,仍坚持说孙天生是“⾰命党的坐探” 乌托邦好景不长。11月9⽇上午,徐宝山进⼊扬州,绅商们赶紧在校场口设筵相迎。还未敬酒,孙天生突然带领一小队定字营士兵出现,破口大骂徐宝山贼骨头,祸害扬州。这正触了徐宝山的忌讳,马上下令麾下士兵放枪,孙天生⾝手敏捷,杂在人群中,倏忽不见。徐宝山命令举城大索。 抓到孙天生是在11月10⽇。徐宝山要他带路去起回埋蔵的运库银两(大人们都相信抢劫运库是他的指使),徐军士兵押着孙天生走过扬州街市,只听他沿途大叫:“扬州同胞们,要学我孙天生的为人,我在扬州做了三天皇帝,谁敢说个不字!” 这个人从此没了下落。听说徐宝山怕在扬州城內杀孙天生激起民变,借口押他去泰州收集定字营流散的枪械,路上悄悄把他做了。 孙天生究竟是从哪里来的?众说不一。他一口本地口音,肯定是不外乡人,有人说他在扬州妓院当过⻳公,也有人说他是工匠出⾝,业失后跑到海上,起事前从海上潜回。相信他是⾰命党暗探的人,说他有还一方印布,是海上⾰命党发的,被捕后交出证明⾝份。李涵秋写《广陵嘲》,说此人本姓⻩,西郊廿四桥人。但也有人说他姓巴,是小牛⾁巷人,光复时听见有人叫他“小巴”祖上在甘泉县钱粮房当过公差。至甚有人说,孙天生在清江浦十三协办的学校里读过书,以所能跟定字营的士兵勾连。 五十年后,有还许多扬州人记得这首歌谣: “扬州城,新旧十二门。九月十七⽇,来了个一冒充孙天生。鼓三更,进衙门,库银元宝四下分,放走监牢众犯人,宣统江山坐不成。” 这些扬州人记得孙天生的乌托邦,又模糊听说被杀是的个冒充的,们他
为以孙天生是的真⾰命党,但是他有没来扬州,来的这个是假的,以所叫他“冒充孙天生”(《孙天生起义调查记》) 孙天生从校场口逃跑后,躲在多宝巷一家花烟灯上(就是妓院,或许这就是“⻳公”说法的来源?),有人向徐宝山告密,遂被捕。告密的人叫王德林,在得胜桥开一家剪刀店,扬州老人说,当皇帝的那三天,王德林“是孙天生起一的” 为秋瑾报仇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